鞘膜积液是鞘膜的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先天性鞘膜组织发育异常所致。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较晚,在鞘膜的淋巴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前腹膜鞘状突过早闭合,则鞘膜囊分泌的液体不能吸收,即积聚于鞘膜囊内,形成先天性鞘膜积液。待淋巴系统发育完善后多能自行吸收。原发性鞘膜积液在骑士、木工等人群发病率较高,而认为与慢性损伤有关。病理检查常显示部分鞘膜增厚,有慢性炎性反应,故多数学者认为由慢性炎症引起。症状性鞘膜积液为其他病变引起。
广东现代医院介绍鞘膜积液常见的病因有:
(1)感染:为较常见的病因。常为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及各种非特异性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侵入所引起的急慢性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鞘膜炎等。腮腺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
(2)损伤:亦为症状性鞘膜积液常见病因。Campbell报道6% 的鞘膜积液病人有阴囊踢伤、打伤、摔伤、牵拉伤史。腹部、腹股沟区,阴囊内的外科手术操作为近年来方认识到的病因之一。
(3)肿瘤:睾丸、附睾、鞘膜、精索等部位的癌肿可侵及鞘膜,使其分泌、渗出增多或阻塞淋巴系统而出现鞘膜积液。睾丸肿瘤发生鞘膜积液率为2%~5%。
(4)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脏、肾脏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造成水、钠潴留、循环淤滞、淋巴回流受阻等也可发生鞘膜积液,多伴有全身组织水肿或腹水。另外,某些阴囊的良性病变如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精索静脉曲张等亦可诱发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的临床症状是怎样的呢?
临床表现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疾患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可在任何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常见。一般无全身症状,多由家人发现一侧腹股沟或阴囊肿块,或两侧的局部肿块,生长较慢,不引起疼痛。当肿块较大者时,可有坠胀感。由于鞘突管比较细小,流注未闭鞘膜腔内的液体不容易倒流回腹腔,因此肿块没有明显大小变化。如未闭鞘突管口较粗时,一夜平卧后,晨起可见肿块缩小。
腹腔镜内窥鞘膜积液翻转术 可视安全无风险
现代医院开展的腹腔镜内窥鞘膜积液翻转术结合了欧洲鞘膜积液手术诊疗先进技术成果,有效利用了腹腔镜内窥这一国际前沿高精设备,其局部放大作用,能清晰辨认内环口血管,缝合时可避免损伤。
解决了鞘膜积液传统手术寻找困难、易损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较长等问题,成为当今男科学界公认的较先进的鞘膜积液治疗方法。
腹腔镜内窥鞘膜积液翻转术优势:
一、安全微痛、不损害男性生殖功能。可使再产生的液体被周围组织吸收而治好,术后患者可恢复正常生育能力。
二、可视安全、不损伤正常组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手术中医生的视野暴露充分、清晰,操作更安全、更便捷;其较大的优点可以同时探查对侧是否有潜在的鞘状突未闭,可以同时处理。
三、国际化高端医疗设备、器材。手术国际标准层流超净化手术室中进行,睡眠中轻松完成手术过程 ,有效避免了手术疼痛造成的心理恐惧。手术操作更安全、简捷。
四、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腹腔镜内窥鞘膜积液翻转术与穿刺抽液等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具有治好、低反复、术中止血有效,避免了术后血肿等优势。快速性手术治疗成功,无需住院、无需大量服用药物,免去四处求医往返奔波之苦,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五、无疤痕,无需缝合,人性化治疗让患者满意。近千例临床成功案例见证了这一跨时代的手术方式的优越性。
腹腔镜内窥鞘膜积液翻转术适应症:
1、睾丸鞘膜积液:较多见,多由炎症、外伤、丝虫病或肿瘤等引起。积液量较多时,可于站立或行走时牵拉精索引起钝痛和坠胀不适。巨大积液时,可能会影响行走、工作甚至排尿。
2、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精索及睾丸均有积液,故肿块外形常不是卵圆形,而是梨形,睾丸摸不清。
3、交通性鞘膜积液:亦称先天性鞘膜积液,睾丸鞘膜腔的液体可经一小管道与腹腔相通。典型症状为肿块的大小、外形随体位改变而改变,站立时阴囊肿大,卧位时阴囊缩小或消失,睾丸即可触及。
4、精索鞘膜积液:囊内积液与睾丸鞘膜和腹腔均不相通,表现为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的囊性肿块,与睾丸有明显分界。
src="/uploads/allimg/130903/4_130903155511_1.jpg" width="372" border="0" height="76" alt="" /